• 园林设计师的2016

    又是新的一年,又是一个冬天。可能这个冬天对于建筑圈没那么幸福,但或许也没那么难熬。当一份祝词充满着对于未来的期望时,能否有人能够理性地接受或许并不完美的一面。

    在2016年的起始,
    每一个风景园林设计师或许都在问,
    我们的未来究竟在哪里?
    你是否也如此焦虑。

    这是一个残酷的时代

    我们被美化了太久,也该认清这现实的残酷。
    当建筑界叫苦连天时,我们还有多少机会?
    设计是一个特别美好的词汇,却不是一个人人需要的词汇。我们需要购物、需要食物、需要金钱与财富的累积,却不一定需要设计。

    设计本身就是生活以上的享受,绝不是生存以下的必需。

    艺术设计是个人的追求,不是大众的需求;风景园林设计是大众的需求,却不是个人的追求。小众与大众的矛盾,造成了设计行业难以跨越的鸿沟。我们渴望的“群体性基本艺术涵养”同西方的差距便再一次被放在显微镜下。

    究竟什么样的生活才是我们应该有的状态?被专业公司主动签约?拥有自己绝对的私人空间与生活?灵活的工作安排?财务自由?聚光灯下像明星一般的追逐程度?上层社会竞相追捧的红人?或者是有点邋遢懒散或者古怪精灵的思想者?电视剧和电影当中的设计师似乎与现实差距太大,让人忍不住喊道“你又骗我”,感叹着“too young too simple”。
    当设计需要情怀时,就要求设计师不再是从业人员那么简单。当从业者为生计而奔波时,谈情怀,谈激情,谈理想,谈未来,似乎都太过空洞了。其实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连基本的尊重也无法得到。因为各种奇葩的甲方指指点点而反反复复的工作,消磨掉了他们年轻时的梦想。

    残酷不止来源于外部,同样来自于内部。我曾经一直有一个观点,到目前为止,风景园林行业的第一辈设计师大多成为行业泰斗,他们开辟了我们努力的方向。第二辈前辈们成为园林公司刚刚兴起时的老板与总监,以及还有大部分继续站在了教师岗位上。他们为我们提供了知识,也为我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第三辈设计师成为了目前社会的中坚力量与青年骨干。而我们想要做出一番事业,就需要直接挑战比我们大五六岁的资深设计师。据朋友说,上海某著名设计公司老总就说过:你们很难做过比你们工作经验多五年的人。设计师的年龄结构加剧了我们内部的消耗,更多的人只能去做重复的基本的工作,在不适当的平台上甚至缺少尝试与犯错的机会。又谈何成长。

    ————————分割线:我们怎么做?————————

    1、 这是一个急需变革的时代——关于结构与流程的转变
    今年找工作似乎格外困难,大概原因与房地产低迷有关。“去库存化”的目标延伸到几年之后,房地产也落入三四线城市泥潭中。资金回笼困难,开发意愿真是前所未有的低。但是也反应出建筑、风景园林对于房地产的依赖。所谓的依赖不是说我们依靠房地产谋生,而是仅仅依靠房地产谋生。特别一些景观公司,项目基本全部是房地产特别是中小地产。当地产公司潮水般退出、并购,又有多少景观公司能顺利转型?(想想多么讽刺,设计师期望地产好,因为能挣钱多,但是地产行业好房价就贵,买不起房。当房地产开发力度降低,房价下跌,设计师工资也跌了!!反正就是买不起房。)改变公司经济结构,才能促使行业焕发出新活力。

     

    前几期有瑕中,我反复提到了ASLA的规划奖,美国新奥尔良Lafitte绿廊。其规划过程与甲方的引导作用让我很是羡慕(欢迎关注往期内容或自行查阅)。我无法不质疑我国甲方的基本素养与工作流程。或者纵然他们——也许——足够优秀,但我们复杂的“本位主义”与“审批上会流程”早早就抹杀了一个个可能成为精品的设计。也许我们能改变的只有我们自己。但我们也必须尝试改变甲方参与的态度与方式。甲方的要求终将只是一个优秀作品的一部分,以专业角度出发的目标导向型设计才能更大范围被认可、被需求。一方面行业竞争要求我们的构想更具有特点,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拒绝“先画两个方案我看看”的情况。留住自己的自尊,保住自己的底线,别让行业内部无意义的竞争损毁了我们自己的生活。(前阵子有公司竞标开五块钱一平米是什么鬼!)

    需要改变的不仅仅是市场,还有教育目标本身。在我刚刚进入大学时,就被告诉风景园林与景观的不同(我写这篇文字也对用词有所斟酌)。当时不明白,觉得无非是个名字而已。后来在一次讲座,发现名字的争论反应的是“内核”的定位——究竟什么是这个专业能做而其他专业难以介入的东西。后来便是一股脑的生态潮流,我们似乎一夜就变成生态专业、水保专业。内核的不明确让我们缺少一个均衡发展的过程,跟着所谓的“流行”东奔西跑,忘记了目标。似乎建筑专业就明白自己要做什么,通俗的说就是盖房子(无任何贬低意味,是敬意)。但是他们有建筑评论、有传统建筑、有参数化等等,像一个个触角,将自己的内核探向更远的地方。但都在研究“怎么盖好房子”这件最基本的事情。风景园林似乎并没有强调“怎么建好园子”,最后就被认为是一个应该研究“怎么种好树”的专业了,真是可悲。这模糊的内核,让园林或者景观自己都迷失了方向。建筑知道自己要干嘛,室内不但知道自己要干嘛,还发现自己场地不大,并不难处理。现在不少景观项目,连设计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该怎么下手,只是高喊着“让景观领导城市建设”。其实,知道自己该怎么引导,又如何配合别人的领导比喊两句口号更重要。

    明白怎么演主角,
    也知道怎么演配角,
    似乎才是影帝的表现。

     

    2 、这是一个抉择的时代——关于跨界与转行
    毕业后参加了几次同行朋友们的局,期间的话题大概脱离不了“副业”、“跨界”、“转行”。前两天有一个做证券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来了个学园林的孩子。其实从个人资本角度考虑,副业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没有绝对的主业副业定位差别,大浪淘去的也并不只是沙。或许副业能够让你找到自己的方向与爱好。有人说最幸福的事情是工作就是自己的爱好,每天都很快乐,也有人说把一个爱好变成讨厌的事情最快的办法就是让它变成你的工作。其实只是自己的选择。在这个行业之冬时,所有的跨界与转行的成功,只是他们做出了自己想做的决定而已,你也可以。

    (图片来源于:百度 厌倦了没有尽头的加班,这个建筑妹子开了一家超高逼格麻辣烫)

    之前有一篇名字大概叫做《设计师,你转个P型》的文章,写的不错。似乎也探讨了当下的困局。提出了“设计产品化”(如民宿、梦想改造家。设计师做完样品大佬们喜欢,一拥而上请设计师做设计,生产关系得到转变,乙方拥有主动权)、“设计资本化”(吞并吞并再吞并)、“设计开放化”(uber模式或互联网平台)三个策略。但是其实这些并不适合风景园林。

    建筑师可以做民宿、室内设计师可以做梦想改造家。这些都是基于建筑与室内确定又相对较小的场地而言的。园林设计师们你们能说这片土地都是我的,我来做个设计玩玩。当然可以说,我们可以做小一点啊!但是,景观设计不像民宿或室内,具备相对大的可复制化。简单的说,风景园林不生产产品。(也不辣么绝对,北京石景山区某设计单位正在研究产品化,但是方向在门窗等,目前还在探索过程中。)

    “设计开放化”和“设计资本化”是两个可能的结果。但uber模式似乎在设计圈难以复制,如同前文说,它并不是那样人人需要。但可以依托互联网平台推广设计理念与公司形象。可惜这是一个残酷的过程,当你将自己宣传到地球上每个角落时,那每个角落的同行都成为你的对手。这种过程会导致“设计资本化”,竞争力强的公司不断吞并竞争力弱的公司,以期望形成寡头局面。即使坚守(如下文),未来只有两类公司能够长期存在:一个是精细化设计的独立工作室(如现在炙手可热的张唐),一个是全流程的大型设计院(中建杠杠的)。这是一个资源整合的过程,就是这样简单又直接。

     

    3、 这是一个正确的时代——关于坚守
    在日本“失去的十年”中,日本景观设计事务所破产倒闭的比例是98%以上,就是从鼎盛时的100家锐减到不景气时的1-2家。他们算是日本比较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了,其人员也从六、七十人降到现在的15人以内。中国的建筑界还未经历这样的永夜,却需要经历一次这样的洗牌。那个依靠土地而资金膨胀的时代已经过去。曾经依托房地产迅速发展的城市化,将中国变成一个世界不了解的中国。合肥在一个世纪以来,城镇人口从3万迅速增长到300万,折射着中国城市化与众不同的速度。伴随着这种“中国速度”,大量建筑公司与景观公司成立,做船舶的在做设计,做策划的在做设计,可能连做兵器的也能包装一下自己来做设计。世间的行业只有“黄金期”与“非黄金期”,不存在什么“白银时代”。这只不过是一个新常态的代名词。当大浪淘沙后,留下的便是那些具有“情怀”与“期待”的设计师。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匠人精神”便被再一次提起。也许是罗永浩和锤子?曾经的上市设计公司都努力经营着自己的招牌,专注创造着作品。但在这个资本横冲直撞的岁月里,也无法避免与融资、定增、A轮B轮搅在一起。或许这个看似是永夜的时代,能让我们每个人都静下心寻找自己的方向,寻起久违的匠人精神。即使是资本合作也一样。

     

    或许有人说,是“海绵城市”在支撑着这个迷茫的行业圈。我觉得并不是如此。“海绵城市”犹如一场运动,是成或败仍不清楚。这是一项必须要进行的运动,但是过程却显得焦躁。不少水利专家(最近接触了不少水利专家,他们也不可能喜欢园林人抢他们生意。又涉及到了“内核”的问题)不看好如此快速的推行海绵体。(中国的“海绵城市”不同于国外,国外前期的灰色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后期理念改变了单一依靠灰色基础设施的现状。中国海绵城市希望不改变或少改变目前还不完善的灰色基础设施就达到平衡。——某水专家)“海绵城市”会不会像“低碳城市”一样,如同一阵浪潮,过后虽有,却几乎寂静无声。所以,支撑这个专业的,就是这个专业本身,不能依靠一个口号或者一个浪潮。

    我或许讨厌这个时代,也感谢这个时代。这个互联网与资本的时代让传统行业陷入了周期长回报率低的泥潭,无法对接O2O、P2P、B2C这些高端洋气的词汇。前不久万科与uber的合作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噱头(Vanke你确定大家每个人需要一天好几次的在手机上找空闲的设计师?你确定有人不空闲?但万科提出的“八爪鱼”计划似乎是一个不错的传统行业转型方向。)传统行业在某些层面甚至是反互联网的,他们的营造过程必定是漫长而谨慎的。我们不能在网上卖设计,卖规划,也没有人争相哄抬我们工作成果的价格。但我们必须盛赞这个资讯世界,让我们具有了不同的思维平台。任何一个行业取得更长远的发展依靠的都是资源整合。“互联网+”不能让我们想uber司机一样抢单,却可以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展示平台。一线城市的困局与二三四线城市的潜力在互联网思维中得到平衡。

    2016,又是新的一年。有人说这是最坏的一年。但我觉得如同狄更斯所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只是未来许久当中,平常的一年。

    文章标签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